5·12十三周年——不能忘却,便只能前行

分享到:

“5·12”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场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整整十三年,时光如斯,逝者已逝,生者如光。

回想起那些让人心痛和感人的瞬间,我们还会心口哽咽、隐隐泪目。

十三年了,那些在地震中活下来的顽强的生命、那些经历过灾难悲痛的人们、那些在废墟中站起来的人们——他们还好吗?如今,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十三年了,这一份纪念与追思,并不仅仅是告慰亡者,为他们祈福,而是:向死而生,向生命致敬。

十三年了,断裂的龙门山又被一派苍苍覆盖。山下多了幢幢建筑,多了条条街市,多了熙熙车流。改道的绵远河依然奔腾,遍野的油菜花依旧绚烂。

十三年了,回头再看汶川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悲伤之余,有欣喜。

有个词说得好:多难兴邦。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建筑抗震技术飞速发展。此次地震以及后来的芦山地震、鲁甸地震都不同程度的暴露了我国建筑震害的问题—结构的与非结构的。尤其是机电设备抗震这块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无论是规范、设计还是产品都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来保障建筑机电系统的防震安全。同年年底,深圳置华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整理国内外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国情,草拟了一份属于中国自己的机电抗震设计规范草稿,并及时与国家住建部联系。2009年置华携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数家国内技术权威单位,以置华公司资料为研究背景展开了我国《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编制工作。2014年10月09日《规范》正式发布,2015年08月01日《规范》正式开始实施。至此,机电抗震也逐渐被国内抗震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师所熟悉。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要求起源于2014年发布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此标准的立项源于中国汶川5.12特大地震,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给了建筑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托科研单位及先进的企业加紧修补建筑抗震的相关技术标准。因此,《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是为了弥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短板,增强了建筑非结构系统的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要求,从而降低了由地震引发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新建工程陆续开始实施。在历时约7年的市场发展,机电抗震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企业已经呈井喷式野蛮发展,原本以设计技术为核心的机电抗震工程沦落为五金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

出现当前的市场乱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跨专业,缺少专业人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机电系统抗震由各专业负责设计,而原机电专业的设计师又不具备抗震设计的能力,由此造成专业人才短缺。

设计审核及验收流于形式

设计院在专业短板的情况下多采用条文要求并由专业厂家二次深化设计的方式,此方法虽比较常见一些特殊产品的技术应用,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市场上根本没有几个真正的“专业厂家”。

规范理解深度不足

一个合格的专业厂家应至少配备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以及电气专业等专业设计师,再经过培训与至少多个项目的实际操作后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机电抗震技术工程师。而目前从事机电抗震行业的专业厂家良莠不齐,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专业工程师的配置要求。因此,设计院或甲方很难委托真正的专业厂家。

产品标准乱象丛生

目前抗震支吊架产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标准,在2015年发布的行业标准仅为通用技术条件,对于产品的形式及质量要求均没有体现地震作用下的产品性能要求,在新的国标技术条件中,除了扩大产品检测费用外,对于性能要求还是没有完善。由此导致生产厂家对于产品的研发,除了降低成本外,对于产品性能要求都没有正确的意识。

如何正确理解规范及产品标准,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出可以真正能够抵御地震作用的机电防震系统?机电抗震是以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系统性抗震措施,在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形势下,只有强大的设计软件才能弥足上述不足。通过智能化的设计软件来提升设计效率;规范的程序控制严格执行规范;强大的计算能力保证100%逐点验算;完善的产品体系与方案匹配。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在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置华发布了国内首个为机电系统解决抗震加固方案的大数据平台 GB50981 云计算平台,再一次引领国内建筑领域的技术革命,推动建筑行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软件智能化

置华的50981云计算软件是基于CAD平面设计软件开发的机电抗震设计专业软件,同时兼容天正等其他专业软件,采用智能识图及文字识别技术,自动生成抗震节点位置。

在50981规范中,多数厂家仅仅看到了规范要求的最大间距要求,因此他们的设计原理就是只要不超过或直接按照最大间距设计节点位置即可。但实际情况是规范要求不同型号的管道应分段设置,在相同的段里再均布抗震节点并满足最大间距的限制要求。同时节点应生成唯一编号,便于计算与查询。

程序执行规范

50981云计算软件根据规范的应用要求而开发,将不同的机电系统分类,严格执行规范的布点原则,系统自动平衡各节点间距,是的各节点受力均衡,降低了单个节点地震作用。